首页 » 日刀重要资料 » 商品介绍

北武备—日刀入门普及资料(7)  


放大查看
商品货号:
所属类别: 日刀重要资料
商品特性: 新品、
市 场 价: ¥0.00
本 站 价: ¥0.00
淘宝旺旺:
商品详细描述

    所谓日本刀剑,广义上来说便是日本国内生产的武具类刀剑的总称,狭义来说便是有着“起镐 弯曲”特点的刀剑。这个被我们熟知的弯刀特点,考据认为是在平安时代中叶产生的。
一.直刀(大刀)
    在平安中期以前,日本没有生产过带有弧度的刀剑,而是像大陆、半岛的笔直样式:刀身呈直线状,切刃开刃法。这样形态的刀剑便被称为“直刀”了。刃长超过六十厘米的直刀在当时被认作是“大刀”,而尺寸稍为短小的直刀叫做“横刀”。就像是大刀对应着后来的打刀,横刀对应着后来的脇指一样。

大刀复原物
1.上古刀
    刀剑根据制作年代的不同,称呼也会发生变化。奈良时期以前,从朝鲜半岛传承过来的先进刀剑制作技术制作的刀剑被称为上古刀。当时在大陆(中国)还流行着平造的直刀。
◇七星剑
    现存的能追溯到飞鸟时期的大刀(上古刀)实物,应该是圣德太子的佩刀“七星剑”了。七星是指用金象嵌工艺在刀身上施以北斗七星的图案。这样的装饰并非应用于实战向,而是为了祈求国家安定和星官辟邪。现在大阪府四天王寺所藏的铁质七星剑和奈良县法隆寺所藏的铜质七星剑,都被认为和圣德太子有着密切的联系。


◇金铜装环头大刀
    古坟时期末期的作品“金铜装环头大刀”,作为土佐国(今高知县)小村神社的神体象征而被完好的保存了近千年。同时期的大刀们,几乎都是作为近年来考古发掘的出土品文物,而被世人所知晓。因此此刀作为传世品(指器物成型之后代代传承保管流传至今的例子)被珍重至今,无疑是日本刀剑史上璀璨闪耀的明星!它是一支切刃造样式的大刀,同样也是属于仪仗类的刀剑,柄头大环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如今作为国宝仅在每年11月15日秋季大祭时面向大众展示。


◇水龙剑
    水龙剑本来是一支无铭的切刃造大刀,在奈良时期可能做过圣武天皇的佩饰。后来被当做“正仓院宝物”被安放在北仓保存了。明治时期的明治天皇很中意这支刀,请时代金工大师加纳夏雄做了一套符合天皇气质的外装。因此刀身由拵的特点得名水龙剑。


◇平国剑
    茨城县鹿岛市的“鹿岛神宫”供奉着一支名为“平国剑”的国宝级大刀。在社传的记载中说是垂仁天皇向大和国石上神宫奉纳一千支刀剑的同时,又向鹿岛神宫奉纳了这支“平国剑”。这支大刀身长有2.233米,是现存直刀实物中最大的一支。附带的大刀拵推测为平安时期的作品。


2.直刀与弯刀的过渡期
    奈良以前刀剑以直刀为主,平安中期随着武士登场一同亮相的还有他们腰里的弯刀。那么在奈良时期和平安中期之间的平安前期,刀剑制作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平安前期在北伐虾夷(日本东北地区的土著民族)的过程中,刀剑受虾夷武器影响开始出现了变化。可以说日本刀变弯刀的进化过程就是从平安时期前期开始的。
◇传.坂上田村麻呂佩用?黒漆剣
    “黑漆剑”因为带着黑漆大刀拵为特点而得名。是平安时期北伐虾夷的“征夷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的佩刀,由京都鞍马寺收藏。嵯峨天皇对田村麻吕极为信任,在其去世后,将他生前的佩刀放在身边,此刀也有异名为“坂上宝剑”。关于此刀的真伪 身世现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毛拔型太刀
    毛拔型太刀是平安时代中期诞生的最初的太刀样式。是可以突刺的笔直刀身和利于劈斩的弯曲刀身的首次结合。刀身开始微微起反,刀柄采用虾夷人“蕨手刀”的刀柄样式,并做了适当的减重处理。这样新颖的刀身看起来如同古代的镊子(毛拔)一样,因此得名毛拔型太刀。


    春日大社所藏的国宝指定“金地螺鈿毛抜形太刀”便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作品了。因为很受重视而采取了时代最高工艺来制作。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太刀在2016年(平成28)得到了最高规格的模作。
◇舞草刀
    在今天岩手县的关市地区,平安时期~室町时期曾经活跃着一个名叫“舞草”的锻冶流派。舞草派的最大特点是首创了明显的刀反。在那个全国刚刚流行毛拔太刀样式,也就是近乎笔直的刀身搭配明显弯曲刀茎的时代,率先做出了完全版的太刀样式。这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当然这和当时的藤原政权支持是息息相关的,舞草锻冶得到了奥州藤原氏的庇护,在平泉文化的高度审美下,要求制作高品质的刀剑变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了。因为舞草刀的高级品质,倍受京都“卫府”武士青睐,而卫府太刀也成为后世高雅货的代名词。
    关于舞草刀的起源,有观点认为古坟时期的东北地区,聚集着大量的虾夷人,遗留下来带反的蕨手刀可能是给后世舞草锻冶提供重要创作灵感。

蕨手刀
◇小乌丸
    小乌丸被认为是平安时代中期,日本刀之祖的“天国”所作。小乌丸最大的亮点便是首创“锋两刃造”的独特样式了,因为这个原创性,后来这个样式的太刀也被称为“小乌丸造”。(刀背对应物打的部分也会打磨成刃状 )。这样设计的太刀想兼顾刺击和斩切,是日本刀过渡时期的典型试验款式。传说小乌丸是平家相传的重宝,坛浦之战时掉落大海之后便行踪不明了。江户时期又重新面世被当成御物(皇室私有宝贝)保管。


    
二.太刀
    今天我们说的日本刀剑,狭义上是指那些有着起镐并带弧度为特征的弯刀。自平安中期刀剑完成进化以后,我们指的日本刀以最初成型的太刀为首了。
    据说太刀这个名词表达的更多是“斩断”的意思。区别于前个时期追求穿刺的直刀,马战带来的影响导致刀剑更需要突出斩切功能。因此在平安中期以后,太刀的制作技术愈发成熟。
1.太刀与大刀的不同
    太刀和大刀的读音都是“たち”。大刀是指平安中期之前的直刀。太刀则是对于大刀泛指平安中期以后的弯刀。对应大刀的“刺击”,太刀则注重“斩击”。
2.太刀的特征
    太刀的刃长多在二尺(60cm)以上,使用时刀刃朝下,鞘上有糸绳缠在腰带上吊在腰间。因此说太刀是悬挂佩带在腰间的。太刀是因马战因素催生的武器,因此不同于后世的打刀,太刀为了减缓冲击力有着很大的反。而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样式的太刀,我们一一举例。
◇大太刀
    大太刀没有很明显的尺寸规定,通常认为是刃长超过二尺八寸的长大太刀。部分大太刀的制作初衷更偏向于神社奉纳而非实战向,因此可以将刀身做的极为宽厚。现有的典型大太刀要数新泻县弥彦神社的“志田大太刀”和栃木县日光二荒山神社的“弥弥切丸”大太刀了。它们刃长分别为224cm和216cm,被评为国重要文化财。

大太刀弥弥切丸
◇野太刀
    不同于大太刀为了奉纳所造的长大尺寸,野太刀是在实战向把刃长提升到极致甚至夸张。一般来说刃长三尺(90cm)左右,甚至更长的实战向太刀都算野太刀的范畴。野太刀的拵不是精良华美的,而是为了实战而尽量保证强度并轻量化的简化太刀拵。现存的野太刀举例,以冈山县吉备津神社所藏的吉备津丸为典型。
    吉备津丸是室町时期備前长船派的名工法光所作。它的刃长有226.7cm,而且带有烧刃,是认作可以进行实战的超长寸太刀。而且此太刀的身幅配重也颇为考究,227cm身长的刀身只有13kg,要比刃长217cm的弥弥切丸重量上轻一半(弥弥切丸重量24kg)。轻量化的刀身在使用上更有优势。
◇小太刀
    小太刀被认为是太刀的缩小版,通常也没有什么尺寸限制,只要被认为满足符合太刀的姿态的短寸刀剑就算小太刀了。小太刀几乎不会用于战场实战,大部分情况是作为仪用的道具而被制作佩带着。
    战国时期的剑术名人富田势源是应用小太刀的高手。被称为盲目剑豪的势源拜师于中条流,据说势源一次在美浓国斋藤道三府邸的试合时,仅用四十厘米左右的柴木棍三招就将对手打败了。

小太刀炮切长光
3.太刀持(佩戴太刀)
    在日本佩戴太刀是男权的荣耀,举例来说相扑作为日本的国技,仪式感是神圣而庄严的。横纲(最高段位)在入场时是要握持太刀,展现力士与刀剑带来的威仪。关于太刀持的说法也有认为刀剑神力能净化比赛环境的,力士的特殊身份也可以将刀剑的威仪发挥淋漓尽致。带上场的太刀通常会采用阵太刀拵的样式。里面的刀条原来会选用真正的刀身,二战以后多为竹、木类削成的装饰性刀身。
4.名为天下五剑的太刀
    天下五剑指的是镰仓初期以前制作的五只太刀的合成,这个称号在室町时期就流行开来了,每一支都被认为是名品中的名品。到了德川时期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编纂的《享保名物帐》里汇聚了彼时遗留下的几百只名物级刀剑,仍将五剑放在榜首。五剑的特点无一例外全是生茎在铭的太刀。他们分别是:
    ◇国宝「太刀 銘 安綱」[名物:童子切安綱]
    ◇御物「太刀 銘 国綱」[名物:鬼丸国纲]
    ◇重文「太刀 銘 恒次」[名物:数珠丸恒次]
    ◇国宝「太刀 銘 光世作」[名物:大典太光世]
    ◇国宝「太刀 銘 三条」[名物:三日月宗近]
    值得一提的是,五剑历尽风霜雨雪 战火纷飞,至今仍然全部完好在世,被世人所珍重保存。
   

三.打刀
    室町中期的1467年是应仁元年,争夺政权的战争在京都爆发。随后的百年乱世被称作日本历史的战国时代。在战国时期开始流行的步兵团战,骑马使用的悬挂太刀被插在腰间的打刀所替代。从历史视角来看,室町中期以后的刀剑开始泛指打刀了。
1.打刀的特征
    刃长在二尺以上,插在腰间。因此也有着“差”“带刀”的说法。刀有着比太刀更快的出刀方式,在战国时期,步战比马战的场合要多,刀因为这个特点从而代替了太刀。在影视剧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剑客可以飞速的抽刀进行战斗的场合。他们腰里插着的就是打刀。


2.没想到日本刀并不是战斗的主角!?
    如今可能都认为“刀剑是武士的灵魂”,因此武士和刀剑、剑豪的字眼总像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然而很早以前把武道称之为弓马道,弓箭则是武士的代名词。后来战争的主力武器是长枪一类的长杆武器,刀剑只是在主武器丧失距离感之后才会应用的辅助性武器。在日本的历史中,刀剑几乎没有成为大规模战争的武器主角。
    要说特例的话,在幕末的动乱时期,出现了像新选组这样来维护地区(京都)治安的特别警察,和倒幕分子用刀剑在街头巷尾决斗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最合适的武器就是打刀了。
3.从男性的仪表到武士的灵魂
    在战国时期以前,刀剑并不是武士阶层独享的东西。农民百姓等也可以佩带刀剑。刀剑不仅是防身的武具,同时被赋予提高身份的象征。因此当时的男性为了注重仪容,会将刀剑作为重要的佩饰进行携带。
    天正十六年(1588),丰臣秀吉颁发的刀狩令没收了大量农民百姓手里的刀剑。至此直到江户初期,只允许町人(城里人)以上阶层允许公开佩刀。待到了天和三年(1683),德川五代将军纲吉下令:除武士阶层以外,其余阶层一律不许公开场合佩刀。此后,佩刀出行成为了武士阶层的专属特权。对于武士阶层来说,刀剑存在的价值也便越来越大了。


 4.打刀和太刀摆放的区别
    在看刀剑的展示时,如何区别刀和太刀呢?其实刀和太刀在摆放时是有着不同的。
    基本上会本着把茎(柄)摆放在身体左侧的原则,刀刃朝下的便是太刀,到刃朝上的就是打刀了。所以记住柄的方向和刀刃朝向的问题,就能记住是打刀还是太刀了。
   

四.脇指
    广义上二尺以下一尺以上的刀剑都可以归纳为脇指的范畴。狭义上脇指是缩短版的打刀。
1.作为武士阶层以外的佩刀
    在室町中期,打刀成为佩刀的主流样式之后,方便的携带方式让农民阶层也有了佩刀出行的习惯。比打刀尺寸短小的脇指也会作为备用刀与打刀并列插在腰间。也就是说,早在战国时期,农民是可以佩带大 小两支刀的。而到了江户时期,幕府颁发了确立武士阶层的“武家诸法度”,只保留了武士阶层佩带大小一腰的权力。自此就有了“大小一腰是武士的灵魂”的说法。
    在武士以外的阶层被禁止佩带长刀之后,人们只能根据身份阶层的不同来选配脇指或护身用的短刀了。


2脇指的特征
    脇指在室町时期和打刀先后登场,作为太刀或打刀的备用刀剑而存在。以江户时期的大小一腰为例,里面的小刀就是脇指,就像是小号的打刀一样。脇指的尺寸介于短刀和刀之间,是打刀的缩影,在狭小的空间或者危急情况进行战斗时,脇指作为单手刀是很好用的。(短刀(30cm以下) < 脇指(30~60cm以下) < 打刀(60cm以上))。
3.刀与脇指并用的二刀流
    日本有着名为“二刀流”大小双刀并用的武道流派。在习惯持刀的手里握着长刀或脇差,另一只手握着另一支,来应对攻防之间的招架。由于二刀流在应用过程中同时操控着两支刀,对于剑术的理解要有很高的造诣才行。因此修行二刀流的武术流派能延续至今的非常少。
◇不得不提到的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是江户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同时也是二刀流(二天一流)的创始人。武藏的战斗生涯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战便是“岩流岛对决”了。据说武藏在决斗中击败了丰前小仓藩的家臣“佐佐木小次郎”并名震天下。但这场津津乐道的大战更多是文学作品描述的场景罢了。。。


4.有名的脇指
    有名的脇指要数“笑面青江”为典型了。这个名号的由来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据说近江国的武士晚上抱着孩子走夜路,突然遇到笑容满面的女鬼。武士出于本能用腰间的佩刀斩向女鬼,第二天路边的石灯笼却被劈成两半。也有着说走夜路的武士遇到了抱着孩子的笑面女鬼,把刀自卫后第二天发现路边的石像断为两截的传说。这支传说斩鬼的名刀先后经过三次磨上改短,现在成为了比刀稍稍短一点的“大脇差”。

名物笑面青江
   

五.短刀
    短刀是刀身多为平造、没有明显的弯曲的刀剑。通常在刃长一尺(30cm)以里,诞生于平安末期。在镰仓时期~室町时期作为重要的配饰类道具以及战场上切割敌人首级的工具。到了桃山时期,短刀佩饰性大于实用性,便不怎么应用到战场环境了。到了江户时期以后仅作为防身用具而制作稀少了。
1.短刀几种
    ◇刺刀

    镰仓时期战斗的主力武器是薙刀,在战斗中薙刀失去距离感并打肉搏战时,就用辅助短刀来刺杀敌方 。这里的短刀也叫作刺刀,薙刀和刺刀的组合就如同后世的大小一腰一样。
    ◇铠通
    铠通是厚重窄小的锥子型短刀。从刃长六寸(18cm)左右的小铠通到刃长九寸五(28.5)分的大铠通,都有着三分左右(9mm)的厚度。铠通的作用是在近战接触到敌军时,穿刺敌军的铠甲缝隙,给对方带来致命伤害。

幕末时期的铠通
    ◇怀剑
    怀剑不同于腰刀,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自卫性短刀。出于收纳怀中的隐蔽性,因此怀剑的尺寸都是短刀里比较短小的。因为怀剑有着“守护性”,送给诞生的小孩子和出嫁的新娘,就有着被保护的安定感。尤其是武家女儿在婚礼仪式上,穿着白无垢的胸前插着怀剑是格外显眼的,这是告知姑娘走向独立自卫的开始,也是祈求神灵保佑婚礼神圣感的道具。
    怀剑不仅是男人们在指望不上长刀时的最后依靠,也是女人们外出时保护自身的最后防线。因此怀剑里不乏代代流传的名品佳作。

刃长五寸的怀剑
    ◇寸延短刀
    形状样式甚至是制作初衷都符合短刀的条件,但是因为尺寸稍大,而被认作是小脇指的这类刀剑,也可以叫做寸延短刀。这是南北朝时期,桃山时期以及幕末时期喜欢豪迈风格而制作出来的例子。


2.引发悲剧的短刀
    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的同时,短刀也是容易使用的自杀工具。
   例如:相扑运动作为日本的国技,对于裁判(代司)专业性要求是十分严苛的。裁判腰间佩带的短刀,就是提醒自己如果判决不公平,是要做好切腹自杀的准备的。因此做裁判要有着坚持公正性的必死觉悟。


    明治天皇驾崩之际,乃木希典夫妇自杀殉国。静子夫人自杀用的是铭为月山貞一的短刀。月山貞一作为名刀工,为皇室和周边名人做过很多刀剑,静子夫人的短刀便是其中之一。
    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切腹自杀的名人是三岛由纪夫,当时他也使用了短刀。
    意大利著名歌剧家普切尼所著《蝴蝶夫人》中,也描述了类似的场景。主人公是旧家没落的女儿,并与美国士兵结为夫妇。但当她知道丈夫在美国还有着正式妻子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用短刀刺喉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