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备-日刀普及知识 我们想要了解一支日本刀剑的知识,通常先从刀身开始。因此知道各部位名称便是首要工作。我们以日本古刀期的传统“太刀”为例:从“上身”“茎 中心”“刃长”等名称开始,带您来从零了解一只刀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日本刀各部分名称一览 日本刀的刀身通过刃区棟区素线的分割,刀刃部分叫做“上身”。没有刀刃含在柄里的部分称之为刀茎或中心。 刃区和栋区是指一只刀的实际身长在设计结束之后,刃 栋(背)相对收束进去,变成与刀茎交界部位的名称。 一.上身部分 1.锋、切先 刀身最尖端的部分,横手筋到刀尖儿的区域。是对敌震慑、实战刺击时直接使用的部位,同时是一只刀最重要的部位。切先的大小 样式和时代因素、战斗方式息息相关,是鉴定判断一只刀综合因素里的一个重要依据。 2.物打 物打是一只刀实际斩切中最常用到的部分。这个长度范围大致在横手筋往下三四寸的距离(9-12cm)。 3.刃 日本刀的刃经过局部热处理,有着非常明显的识别性。作为斩切物体的部分必须有着更好的硬度,因此刃的视觉效果是一只刀上最亮的部分。 4.刃文 热处理后的淬火线。是一只刀地刃有硬度差的最直观证明。根据设计大体分为直刃和乱刃。 是时代 流派 刀匠的个性的显著表现所在。不仅是刀剑鉴定推测的重要依据,而且也发展为一门独树一帜的武器设计美学。 5.镐筋 镐筋是指刀栋(刀背)与刀刃中间的线条,绝大多数自小镐先贯通至茎尻。镐造刀身的横截面看做是一个菱形的话。镐筋在刀身横截面表达的就是最厚部分的两个端点。 6.镐地 镐地是镐筋和栋线两条线段圈起来的部分。镐地的薄厚 宽窄 锻造折叠肌理等客观因素可以帮助判断一只刀的现存状态和原始状态。例如古刀期的镐地多为板目肌,新刀期以后镐地上柾目肌的例子变多了起来。 7.平地 平地是镐筋与刃线之间 横手筋以后的部分。我们通常说的地刃指的就是平地并涵盖淬刃的区域。平地也成为地铁 地肌。是原材料产地、锻造样式优劣、热处理样式影响等因素的集成体现。
二.茎 中心部分 1.茎尻 茎尻是茎的末端部分。根据刀匠的喜好可以加工成不同的细节样式,比如切尻 剑尻 栗尻 片山尻 刃上栗尻等多种样式。生茎尻在鉴赏兼定过程中是对刀匠(群)定位的最直观方式之一。 2.鑢目 为了防止刀茎和柄槽轻易分离,刀茎的表面会刻意做出纹饰来增加与柄槽的摩擦力。从最初的槌打到后来的锉削,鑢目逐渐成为了日本刀茎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流派鑢目制作特点,及鑢目成型年代至今的氧化锈蚀程度,来判别一只刀的年代 流派也是不可或缺的。 3.铭 刀剑铭文是刀匠镌刻在刀茎上的记述性文字。多为制作者和制作时间的文字。刀铭的最初含义是根据奈良时期(710-794)的《大宝令》对武器的质量要求,要在军器类成品上镌刻制作者名字,以备质量不过关问题。后来刀匠自发遵守,当成习惯延续至今。 4.目钉孔 刀茎和柄的链接部分叫做目钉孔。通常由竹子制成的销子(目钉)穿插连接。随着时代的变迁、刀拵样式的变化、刀身尺寸的截短,刀茎上拥有几个目钉孔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三.关于刀剑尺寸的简单判定 在简单了解了刀剑的部位名称之后,如何来判定这支刀剑归属的类别范围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日本刀剑的测量是指刀尖与栋区的直线距离,而不是一只刀的实际长度。反值取直线距离与刀栋弧度的最大垂直距离。同样一只刀剑的裸身总长 是指刀尖到茎尻栋方的直线距离。总体反就是这段直线距离与刀身栋侧反度最大的垂直距离。 按照日本的《铳炮刀剑类所持等取缔法》规定:通常刃长二尺以上判定为刀 太刀 一尺~二尺为脇物(脇差) 一尺以下为短刀。现在界定的寸法为一尺=30.3cm 一寸=3.03cm 一分=0.303cm。刃长 反位 反值的范围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对应要求也不尽相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 生茎物的判别首先就是根据刀姿的长度和反位 反值来进行的。。。(长曽祢古铁整理) (本素材来源于日本刀剑博物馆讲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