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环进入室町时期之后,又随着当时的政权文化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也和后来的战争模式转变息息相关。我们来看看室町时期的大事记 有助于我们了解刀剑的制作思想。 室町时期前期 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平息了“观应之乱”之后在京都的室町地区修建了豪华壮丽的“花之御所”,并在此行政。这也是象征着室町幕府的成立。六十余年的动乱劳民伤财,在室町幕府成立之后也逐渐平复了战争带来的阴影。日本国民的生活一度朝着平和富足发展,同时继承了前代的渡来贵族文化,再度在日本开花绽放。 室町初期并没有什么很大规模的战乱,三代将军义满实现了南北朝的统一后,颇有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的态势。文化的熏染让刀剑类武具不再有用武之地。义满时期在京都北山地区兴建的金阁寺与后来六代将军义政在京都东山地区建立的银阁寺交相辉映。由于这两座建筑代表了当时文明的高度体现,前者被称作北山文化,后者被称作东山文化。 (金阁寺)(银阁寺) 室町时期武家受和平社会的影响开始注重修身养性,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唐宋风雅与禅宗精要成为了室町贵族武士的必修课。同时将军家的周边自然诞生出了冠以职称的风雅能人,诸如花道 茶道 园丁等,由于文化的推广也使得出身低微的行业达人能对艺术产生独到见解而服务于政治高层。文化自上而下带来的自信也影响到了民间的文娱生活。能 狂言 盂兰盆会等传统文化便是从室町时代出现的。 (花道) (能剧) (茶道) (枯山水园艺) 三代将军义满在位时和大明达成政治共识,并积极向明朝推荐日本的特产。名为“勘合贸易”的土特产输出为日本的经济创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财政的富足抹平了前代战争遗留下的创伤,但也为后来的天下大乱埋下了祸根。 室町中期的应仁之乱 富足的生活过了将近七十年,客观的进入到室町时代中后期。1467年(应仁元年),京都爆发了改变日本历史走向的应仁之乱。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继承者分为义政弟弟义视一派和义政的妻 子一派(日野富子与义尚)。为了争夺幕府的实际管理权,双方都有相当的势力参与,以东军义视方的细川胜元,拉拢二十四个藩属国集结了十六万人的浩大团队。西军义尚方以山名宗全也当仁不让的组成了二十个藩属国十一万人的武装势力。双方以京都作为主战场展开了战火纷飞的大混战,木质结构建筑的都市因战火的袭扰变得生灵涂炭。 战乱的结局是第二年参战双方因战争疲敝,宣布讲和将事情告一段落,室町幕府九代将军为足利义尚。但因为将军上位的代价惨痛,导致幕府实力空虚,将军职位丧失权威。地方性的豪强开始蠢蠢欲动,各地诞生了巩固自己势力的强有力的大名,这便是战国时代的开端。比如出身低微的北条早云 毛利元就在战国时代乱世背景的推波助澜下,通过自己的手段实现了上位并扩大统治版图的野心。同时期作为继承者的上杉谦信 武田信玄 织田信长 今川義元等也不断和邻国发生战争来开阔统治版图,一时间全国境内豪强辈出,战乱不断。 (描绘上杉氏武田氏争斗的鸿篇巨制《天与地》) 比如1555年(弘治元年)武田氏与上杉氏在信浓地区发生著名的“川中岛之战”、1560年(永禄三年)织田氏在尾张国伏击今川氏的著名“桶狭间合战”、1570年(元龟元年)的“姊川之战”等,都是战国时期争夺势力的经典精彩战役。 室町时期的刀剑特点温习 室町时代前期的刀剑,由于不再有战争的因素介入,又回到了镰仓时期的制作特点了。相对于南北朝时期的刀姿体态,以细美为特点并保证刀身有着良好的平衡,是室町初期刀剑的一大特色。 初期三代将军义满完成了统一之后随即与大明签署了贸易往来(1401年 应永八年),日本刀开始作为特色贸易品出口大明创造外汇。彼时备前地区刀工的制作技术与从业人员数量堪称国内第一,于是备前地区成为勘合刀的主要生产基地。因数目巨大订单而赶工出来的简化工艺刀剑被称作“数打物”或“束打物”。折叠工艺的简化与结构上的单一可以通过增加厚度来弥补,因此数打物类产品普遍会做的很厚。
(当时最大的刀剑品牌“祐定”) 室町中后期随着暴乱频增,武装力量很多都是民兵(足轻)组成的军队。低成本的战斗背景促成了简化的佩刀方式,打刀正式登入时代舞台。这个时期的刀剑偏向实用化,继承了数打物的制作经验将刀身做的厚重,并根据实际情况把刀身缩短到更容易拔刀挥砍的二尺一寸前后。这个时期能满足单手使用的单手打刀“片手打”出现了,其特点为先反明显,茎较之前的刀茎来说缩短了。(片手打样式的备前与三左祐定精品) 乱世的战火波及全国范围,北国以美浓 伊势地区为主要的战场。这时候刀剑作为战争急需品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加工方式来制作了,因此美浓地区的刀工们也开始参考备前地区数打物模式紧锣密鼓的加紧生产。室町后期优秀战刀的出产是以备前地区和美浓地区的刀工群为主的。(美濃名工若狭守氏房)
安土桃山时期 靠武力扫平障碍的织田信长在近江建立了安土城,宣布了新时代的到来,随后丰臣秀吉又在大坂建立了大坂城(桃山城)。后人将这个短暂安稳的时代叫做安土桃山时代。安土桃山时期出现了南蛮渡来文化(洋人登陆日本开始传播西方文明),武家豪强构成的社会上流喜欢奔放华丽的文化集成。就战斗模式而言,桃山时期出现了洋人渡来火枪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弓箭,刀剑的制作方向朝着崭新的目标前进了。在刀剑制作鉴定史上,把1596年(庆长元年)作为刀剑时代的分水岭,庆长元年之后生产的刀剑叫做新刀,而之前生产的刀剑叫做古刀。 (后世修复的大坂城) (战国时期样式火枪) 庆长时期大事记 出生于尾张国守护代织田家的大名 织田信长,有着靠武力一统天下的雄心。他在1573年(天正元年)将最后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流放之后宣布了新时代的来临。随后在1575年的长筱之战中先进合理的使用了火枪三连射战术击垮了武田氏的庞大势力。第二年信长在近江国修筑了工程浩大的安土城宣布自己的功绩。随后的1580年(天正八年),信长又在大坂的石山本愿寺完成了畿内地区的维稳。在公元1582年(天正十年)时,织田心腹丰臣秀吉率兵攻打备中毛利氏期间,另一部下明智光秀叛变,在京都本能寺火烧织田信长,织田氏势力就此陨落。 丰臣秀吉闻知信长死讯之后立马发动了对明智光秀的讨捕。随后在1583年(天正十一年)的贱岳之战中大破柴田胜家之后,丰臣秀吉成为了织田信长的继承人。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修建了宏伟壮观的大坂城(桃山城),随后在1585年(天正十三年)击败了长宗我部元亲,平定了四国。1587年降服了鹿儿岛地区的岛津义久。1590年(天正十八年)打败了最后的顽敌北条氏,至此秀吉统一了日本国。
(摄政关白 丰臣秀吉) 日本国的统一并不能让秀吉感到满足,于是他将目光锁定在朝鲜及更大的大明上。日军在1592年(文禄元年)以加藤清正为首,率领十五万大军侵略朝鲜并于釜山登陆,史称文禄之役。随后在1597年(庆长二年)又集结了十四万大军再度对朝鲜发动侵略,史称庆长之役。庆长之役以庆长三年的秀吉病逝为转折点,导致日军全面撤军而寥寥收场。两度侵略朝鲜的事迹被称作“文禄—庆长之役”。两度向朝鲜出兵的行为使得日本财力大大亏空,为丰臣政权的衰退埋下了伏笔。 安土桃山时期的刀剑特点温习 1543年(天文十二年),因台风而偏离了航线的葡萄牙人将火枪带到了日本的种子岛地区。这个看似巧合的事件则给后来的日本作战体系带来了根源性的变革。此后一段时间刀工用娴熟的锻造技术来加工火枪,到了1575年,大规模装备火枪的织田军在信长的领导下活用战术击溃了以骑兵著称的武田联队。因此新式样的火器得到了战争方的认可,刀剑作为近战砍杀武器而变得暗淡了。 然而武家组成的政治结构对刀剑有着难以割舍的喜爱之情。随着战乱的稳定与大都市的交通恢复,有名的刀工开始进城选址制作刀剑来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一时间带有鲜明个人气味的刀剑被源源不断的制作出来,这种有别于前期地域流派化的生产方式使得这类作品叫做“新刀”,新刀期伊始的名工几乎都是都市名工或者是大名家的抱工。 在1588年(天正十六年)时,平定完天下的丰臣秀吉唯恐再度暴乱,下令收缴民间农民阶层手中的刀剑,并将前朝尺寸过于长大的刀剑悉数截短。这个举措叫做刀狩令,刀狩令造成了很多原来记录制作者的刀工铭消失,因此丰臣秀吉找来了刀剑鉴定专家本阿弥光德允许鉴定改短无铭的刀剑并为其颁发鉴定证书。
(大磨上刀剑示例) (本阿弥家开具的刀剑折纸一度成为行业权威) (大量无铭的刀剑需要鉴定来获知原作情况,因此鉴定铭是在刀狩令之后出现的) 庆长时期的制作思路会模仿前朝的刀姿风格,去制造风格狂放但又截短尺寸的刀剑。因此受武家青睐的南北朝时期刀剑和继承了武家战斗精神的豪迈相州物成为了庆长时期争相摹写的对象。一时间原作正宗 貞宗 兼氏 義弘为代表的相传物被推上了日本刀鉴赏的巅峰。 (新刀期巨匠康继模貞宗 國廣模長義)
|